【党课讲稿】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

2024-06-17 14:30:06 243

文章导读

【党课讲稿】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做好民族工作,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已经成为全党共同遵循的精神意志和实践指南。党员干部。


参考关键词:
联系客服提示-体制内材料助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做好民族工作,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已经成为全党共同遵循的精神意志和实践指南。党员干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必须及时掌握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以使其切实担负起新征程上所赋予的职责使命。笔者将从价值维度、认同维度、实践维度对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期为推动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策略。

一、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维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共同的价值理念,使其在思想上、行动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一)在思想上,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的凝聚力是指党中央领导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吸引各个党员及群众为实现共同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合力,也含有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党员与党员之间的亲和力”〔1〕,主要表现在党员的个人态度、行动和集体的行为、目标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领域,承载着民族、国家、政党的基本共识,具有凝神聚气、振奋人心的作用,是汇聚全党力量的强有力工具。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党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更加需要坚定共同的价值取向,建设一个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党性教育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精神信仰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党组织提供共同的愿景,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表征的统一性和同质性,能够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信念上认同党的宗旨和目标,忠实履行党员身份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迈向前进〔2〕。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通过加强“五个认同”①的教育,可以塑造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中华民族的共有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能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党组织的思想内核,能够释放出强大的内聚力和认同感。

(二)在行动上,保证党员干部的执行力

执行力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具体可以表现为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紧跟党中央决定的精气神与工作态度,是一种心理意愿。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最高政治认同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而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定和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党员干部更是肩负着将这种意识形态转化为实践效能的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知和行的统一。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他们是党和国家意志的坚定执行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踔厉前行。一方面,党员干部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自觉,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提升个人素质和工作效率,真正将对共同体的理性认同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在思想意识方面所具有的协调一致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有理念高度重合,激励着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归属感。党员干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到国家一体化建设与民族多样性发展必须共同推进,在开展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真正作出令人民满意的政绩,从而赢得民心。

(三)在意识形态上,牢牢掌握话语权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体现阶级利益关系的“权力”,是一种特殊文化形式,是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占统治地位的利益群体将其思想文化与国家权力相结合,实现统治和管理社会的重要力量〔3〕。意识形态关乎一个政党乃至国家的发展前途,尤其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我国,使得各种话语体系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可见,构建政党认同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下主流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发挥着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作用,是引领社会思潮话语权的时代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积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正是来源于党的执政理念中,既迎合了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又树立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权威。“民族认同的利益表达需要政治认同的实践来承接,只有政治认同能够帮助各民族稳定地内嵌于特定的共同体结构之中。”〔4〕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它能够满足各民族的普遍需求,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话语体系,构建出一个内聚力更加雄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值得注意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描绘出了稳定持久且适合新时代发展的社会趋势,明确指明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主流方向,坚持怎样的价值判断,其本质强化了中华各族儿女的心理纽带。可以说,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在关键时刻敢于发声、勇于发声,坚守住党和人民的情感认同,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归属感得以不断提升。

二、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维度

认同是意识的范畴概念之一,是从心理上产生对本体或客体的自觉认可。民族作为一种稳定的共同体,其民族意识是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民族归属和民族利益的心理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五个认同”,以达到温暖人心、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最佳效果。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赋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五个认同”更是塑造了党员干部的精神信念,使其职责使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意识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具有爱国主义的至上情怀,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反映着个体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同时,爱国主义不是泛泛而谈的,而是具体可为的,需要一定的情感认同作为精神指引,“是基于人们对祖国价值的全面认同而产生的一种肯定性心理倾向”〔5〕。党员干部是建设祖国的先锋群体和中坚力量,具备爱国主义的基本品质和价值取向,可以更好地厘清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关系,深知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会更好,不断激发起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进而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实际行动中。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时刻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国家意志的传播者和维护者,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能够使其为守护共同的家园尽心尽力,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关系的正确认知,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党员干部的民族团结意识

中华民族是从古至今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融合、同化、吸收而形成的统一民族集合体。我国是多元一体、色彩斑斓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疆域、历史、文化、精神是由各民族共同开创、书写、创造、培育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为此,党员干部要利用好这个优势,以民族团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在实现国家最高利益的过程中,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以不断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各族群众的忠实代表,通过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以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体会到中华民族昌盛则各民族昌盛、中华民族衰落则各民族衰落。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团结一致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付诸努力。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相互照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也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奠定了法理保障。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认同史,在此基础上培养各族党员干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有理念,夯实“三个离不开”②的民族情感,将民族团结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党员干部的文化主流意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

链接地址:http://www.cailiaozhush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01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