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篇)2023年以人民为中心素材汇编(主题教育、坚持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抖音号:党务小助手,原创版权,盗版追究法律责任】

2024-02-13 12:00:48 231

文章导读

2023年以人民为中心素材汇编(主题教育、坚持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 2023年12月 目 录 内蒙古工业大学刘梅峰: 把握“以人。


参考关键词:
联系客服提示-体制内材料助手

 

 

 

 

 

 

 

 

 

 

 

2023年以人民为中心素材汇编(主题教育、坚持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

 

 

 

 

 

 

 

 

 

 

 

 

 

 

 

 

 

2023年12月

 

内蒙古工业大学刘梅峰: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1

天津师范大学王淑辉:

个维度民为中的逻意蕴4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刘晓霞:

人民为心发展想的理根基9

袁和静:

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1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瑞民: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立法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18

熊昌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和路径19

朱庆磊:

发展全过程人民主的淮南人大生实践28

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健娇:

坚持以人民为中以高质量妇联职服务中心大局31

赵殷、魏继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执政软实力35

/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刘克梁:

以人民中心的展思想44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

农垦总局

王元:

以人民中心的展思想设幸福美垦区48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副书记成都市税务局局长李杰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51

 

 

中央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兰:

以人民中心全建设社主义现化国家55

滨州市委党校秦丛丛:

以人为中心的根本57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徐海燕:

以人民中心的理理念59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王刚:

把握现化的本以人民中心推中国式代化69

李晓辉:

人民为心的法治70

中共吐鲁番市委员会党校古扎丽努尔

·

吐尔逊:

认识把坚持以民为中的发展89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佳闰:习近平关于

以人民为中心

论述的践基础核心内与价值意蕴94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姬绪梅: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形成逻辑、必要性与实践要求10421.张帆: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实践逻辑112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郝苑: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116

刘凡熙:

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122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易承志: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挑战与路径127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松红: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13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军:

以人民为中心走好小微金融之路145

曾文芳:

以人民为中心的调研导向与创作逻辑147

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王海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价值探析158

蔡思瑾: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164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金花: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下共同富裕的路径展望与价值意蕴169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教授、院长秦红岭:

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178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舒心心: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当代价值180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教授刘蓓: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88

南宁师范大学尹文嘉: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190

天津科技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李楠:

以人民为中心引基层党建工作发的三重维度201

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训练二处副教授蔡佩玉:

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下法治公安建设若干问题研究205

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金伯中:

预防化解矛盾风险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217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婷: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223

 

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内蒙古工业大学刘梅峰

(2023年10月26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深刻剖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把握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这两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原理之一,强调

了人们的思想、信仰和文化受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这一原理强调了理解人民的思维方式和需求的重要性,以确保政策与人民的实际情况相契合。此外,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进步受到内部矛盾的推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这一原理强调了解决人民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不公正等问题的重要性,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最重要的是,人民被认为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需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政策实施、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民本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治国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古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舟民水的概念,由孔子最早提出,荀子加以发展。君舟民水,即“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民心是决定政权兴亡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层面上说,民本思想

 

 

有其局限性,即古代统治者之所以提出民本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为了使老百姓臣服于统治者而提出的民本思想,封建统治者“把百姓的作用看作是维护自身存在和保持统治地位的工具”,不过民本思想中所蕴含的重民爱民亲民惠民的积极思想一直传承至今。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国家领导人的群众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基础百年来,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直重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历代国家领导人一以贯之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践行。毛泽东思想中最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容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路线。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都相继提出了群众观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核心和精髓是“以人为本”。习近平同志也强调了“人民至上”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包括“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梦”和“精准扶贫”等,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推动国家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些思想和实践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信念,为中国的进步和繁荣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把握好两对关系

“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发展理念。二者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两者共同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它们都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具有内在关联性,只有坚持好“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和精髓的“以人为本”,回答了如何实现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在新时代实践基础上,阐明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总之,二者都是对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从话语表述上说比“以人为本”更加明确、具体,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以人为本”其内涵较为简单,外延宽泛而广阔。这里的“人”是

 

 

比较模糊的、抽象的概念;而“人民”则带有一定阶级属性和历史属性,是指处在一定社会政治关系中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不仅如此,“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这个概念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之中,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显示出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导经济发展的思想,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物质基础,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回答了发展是为了什么人的发展,为了谁发展,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宗旨问题。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的目的和最终落脚点。两个中心在历史上是一脉相承、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关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及时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的发展,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更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凝聚起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也要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与“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两对关系。

 

 

从四个维度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意蕴

天津师大学淑辉

 

任何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性,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为理论渊源,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总结了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在党的各项工作之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一脉相承,是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为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逻辑起点。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中,特别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其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精神品格。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到“我国革命之所以是伟大的俄国革命,正是因为它发动了极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于历史的创造”。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强调指出,对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无论在任何时候,共产党员都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和关心群众,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列宁一再强调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党员干部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始终坚持人民地位的至高无上。

中国共产党坚持将人民置于最高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认识到“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人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对党员提出“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评价党的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取决于人民群众,“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这就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面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周朝统治者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观点,认为统治者必须遵从人民的需要。《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突出在政治生活中民众的重要地位。荀子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形容君与民的关系,人民既能成为安邦定国的强大根基,也能成为颠覆统治阶级的重要力量。汉代贾谊认为君主只要与民众为敌,就必然走向灭亡。董仲舒提出“天之立王,以为民也”,君主只有重视人民,人民才会拥护君主。宋代张载认为天道通过民心来体现,君主必须重视民众、体察民心。程颢程颐关心民生疾苦,认为政权稳固的根本在于百姓温饱问题的解决。朱熹认为君主为政之道就在于重视农业、满足百姓衣食所求。黄宗羲明确指出,天下应该以百姓为主、君为客,天下大事也不应由君主一人定论,而应“公其非是于学校。”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扬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民对于政权稳固的重要作用,强调重民、利民、恤民,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吸收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也是对其的批判、升华。一方面,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看到了人民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这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

 

 

逆民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抓住“民心”才能使党的领导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民与君共存实质上民是从属于君的。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彻底改变了人民的从属地位,民与官不是对立的关系,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认识到民众最为关心物质资料的需求,即“民以食为天”。我们党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致力于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和需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重民、恤民,实质上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缓解社会矛盾的策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我们党始终重视人民,以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党一切工作成效的评判标准。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溯源

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贯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从党的奋斗史中得出的结论。一是党领导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入侵,为挽救民族危机,不同阶级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深刻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党领导工农运动,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大革命;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党“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二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都必须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党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促进了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

 

 

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是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根据地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制度上得到了保障。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让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根本保障。进入21世纪,党十分重视体现民主真实性和广泛性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好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出现177次,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首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国家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政党一旦脱离群众,最终必然走向灭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人民这三者中,人民居于主体地位,人民幸福的基础是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同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又以人民幸福为目的。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其最终实现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为基础,要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支撑,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评价标准。

其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为创新主体,着力依靠人民进行

 

 

创新以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实现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观,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问题。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坚持人民全方位需求导向,着眼于以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要实现开放发展,必须坚持国际视野,着眼于以内外联动发展增进全人类的福祉。要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人民是充分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确保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腐败问题是关系人民利益的政治问题,也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拥护党的领导,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把能否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政绩优劣的唯一标准。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敢于问责,敢于追责,尤其是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群众极不满意的现象必须坚决打击。同时,应加强党内监督,各级党组织必须抓好监督工作,敢抓敢管,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尤其是结合群众监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根基

河北师大学马克思主义院思想政治教育业博士研究生刘晓霞

(2023年7月14日)

 

为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整个博大精深理论体系的扼要旨归。党的二十大重申了江山就是人民的价值观,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强调了利民为本的工作导向。这一科学理念是党一以贯之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一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一向重视人的作用,他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至高历史主体性的章明;同时,“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则阐明了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精神财富、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是对人民群众至高历史创造性的肯认。

二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正名的深度经济剖析。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指出资本社会“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其实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表明了“人本身成了私有财产这种紧张的本质”,这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恶的无情揭露,是对无产阶级遭遇的同情和关怀;同时,通过剖析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劳动的异化,指出剩余价值是体现工人剩余劳动无偿劳动的部分,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则通过不断“增强劳动力的紧张程度等办法,来增加这个无偿劳动”,从而以确凿的事实,致力于为广大劳动群众声张正义、辩护利益。

三是为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开辟新天地的共产主义前景论。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力量源泉,即“大工业产生的无产者领导着这个运动并且引导着所有的群众”即依靠无产阶级自身凝结成的力量,去为自己求生存求解放;同时,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光明前景和奋斗目标,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使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获得真正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党在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群众观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具体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中心观,将领导人民和为了人民相统一、依靠人民和人民至上相统一,以此为宗旨,坚定不移地推进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体现了党的人民中心观在新时代的全面深化、践行和与时俱进的发展。

 

 

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袁和静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提出“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探索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的人

口规模必然要有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1]中国始终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人口规模的医疗卫生模式,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而深入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诉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2]健康是人民生存之本,也是国家强盛之基,“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3]。保障人民健康要始终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以公益性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民性。习近平强调:“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4]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唯有坚持公益性,才能正确回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了谁”和“服务谁”的问题,平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习近平强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5]正是因为国家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宗旨,确立“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坚持为了人民健康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应对市场化挑战与医疗卫生供需矛盾。十八大以来更是作出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未来应持续深化中国特色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在充分保障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实现优质高效的建设目标。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世界银行于1993年首先提出,包含预防和服务两个层面。“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策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技术、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兜底和全覆盖。特别是统筹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状况,不断缩小差距,维系服务均衡,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指出:“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建设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必然要发挥中医药的传统治疗优势,既要总结其几千年来的治病经验和传统疗法,又要在中西医结合中实现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统优势,毛泽东曾要求:

“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的力量,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的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7]习近平也强调要“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并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8]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要发挥中医药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功能,充分彰显其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主导、协同和核心作用。

二、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在其《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中首次阐释了医疗卫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医疗卫生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联系紧密,其体系构建相当复杂,属于世界级难题。而我国“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9],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难度更大。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有:

医疗卫生资源包含人才、政策、资金、设施、技术、信息等多重要素于一体。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区域、城乡、群体差距仍然较大。研究表明,“东部、中部、西部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持的差距依旧存在,而西部地区仍属于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的地区”[10],并且“中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长期处于割裂状态,严重陷入系统条块分割、服务碎片化的困境”[11],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和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之上,城乡采取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财政卫生支出制度,农村主要实行合作医疗,集体统筹互助,保障水平低。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均等化状态,如卫生部党委于1965年指出:“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12]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医疗需求和供给矛盾突出,农村合作医疗解体,覆盖率迅速降低。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国家“重塑农村三级网络,强化机构间协作关系;重建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13]。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国家财政增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回归公益性。但是基层医疗服务仍然面临基础薄弱,队伍保障不足,城乡分诊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城乡医疗体系亟须优化。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在供给层面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仍然存在不充足和不均衡问题。从供给空间而言,东西部存在明显差距。东部区域因为经济水平、财政能力、硬件设施、管理体系、人才保障等基本条件较好,医疗卫生供给水平和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从供给体系来看,城乡差距依然显著。农村医疗卫

 

 

生供给体系较为薄弱,当前集中表现为医疗技术、人才队伍、财政投入缺乏保障。部分农村地区、偏远乡镇、贫困家庭依然没有摆脱“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困境。从供给人群和周期来讲,同样存在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状况与人民的养老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农村地区慢性病群体的医疗供给明显不足,需予以重视。

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14]健康需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必然带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应立足广大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调整医疗供给模式。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包括就医方便可及、质量可靠、费用低廉等基本需求。满足基本需求之后,人民更加关注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养生康复、卫生保健等问题。但是我们国家在人民健康需求和社会医疗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尤其是社会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没有得到充分解决,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健康需求得不到充分保障,特别是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医疗保障更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此外,社会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与健康服务应得到改善,不断简化跨地区、跨城市的医保支付服务和住院报销流程,提升报销比例,切实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医疗卫生管理系统高度复杂,涉及组织、人力、制度、资源、效益、考核等多重要素。一方面,我国城乡医疗卫生纵向一体化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医院和卫生机构在管理决策、管理规范、管理执行和技术平台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而当前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下沉,多院区差异化发展给医院管理带来挑战;同时医疗卫生体制影响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分级诊疗管理制度不完善,医疗风险管理防控机制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低效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互联网医疗建设需强化,如互联网医疗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基层医疗网络建设水平较低,线上病情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问题,医师的权益保障和患者的隐私保护等,都需给予重视和解决。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面向重点群体的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内容,这些服务全部免费提供。我国自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在保障服务经费、强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关注重点人群健康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基层特别是乡村卫生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医防深入融合不充分、家庭签约医生的服务保障作用不明显、数字信息化建设与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构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各级疾控中心的疾病防控作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疾控体系可持续运行的财力保障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总量普遍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等[15],需予以重视和解决。

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16]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优化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是坚持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17]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首先,从“纵向整合”的视角要落实好政策扶持与资源整合。在政策上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多资料vx:cailiao919整理,推动人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层扶持与纵向整合。其次,做好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和待遇保障。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唯有人才队伍做保障,才能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最后,加大基层医疗财政支出和倾斜力度。发挥好财政在基层医疗卫生中的支撑作用,有研究表明:政府卫生支出占比的提升对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和正向溢出效应。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社会主义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必然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的最佳匹配。[20]《意见》也提出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

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促进服务连续性”“提升服务便捷性”“增强服务舒适性”等具体要求。为进一步通过供给推进医疗健康服务的优质化:第一,要强化政府干预,优化城乡之间的医疗供给格局。政府应在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综合布局,精准互助,逐步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均衡供给。第二,要坚持政府主导,防止医疗过度市场化统筹好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关系,强化民营医院管理工作,严防医疗腐败和医疗乱象。第三,增加财政投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免费医疗模式逐步扩大老百姓的医保报销范围和疾病报销比例,同时解决好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和公费医疗“过度治疗”问题。第四,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模式和机制。包括整合卫生机构与医院体系,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控机制构建;建立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系统连续”的服务链条。

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既要遵循“帕累托最优”,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的需求,又要做好弱势群体的补偿和保障。

《意见》强调应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对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根据人口学转变规律,整个世界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的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50年,预计有超过4.87亿人在60岁以上”[21]。基于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和流行病学转变,现代医疗卫生服务需应对老龄化医疗需求和慢性非传染疾病治疗。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22]《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并提出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

 

 

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

《意见》提出“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优化管理的前提应努力破除“以药养医”机制,突出医院的社会效益,在此前提下进行管理系统的优化和升级。第一,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充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第二,以城市医疗联合体县域医共体为抓手,强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整合人员、技术、财政、资源等,开展一体化的协调联动和高效管理。第三,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强化互联网医院建设。充分借用现代化智能手段,落实省—市

—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强化基层网络建设,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路”,推进互联网医疗的现代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第四,用好医疗卫生评估这把利剑,促进管理升级。完善医疗卫生领域的评估和管理体系,以评促改,实现现代医院管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科学化和有序化。如协和医院提出党建文化、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精细化管理和开放协作的“六大体系”建设,着力实现医院“制度规范化、流程标准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同质化”目标。

提升医疗卫生队伍质量是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内在保障。第一,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强化基层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特别关注乡村医生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质量,给予重点扶持和待遇保障,提升乡村医疗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第二,优化医学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建设。如强化急诊科、全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精神科、呼吸科、老年医学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升其发展空间。第三、实施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发挥好中医药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治未病、养生康复、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四、医疗反腐工作与医疗体制改革双管齐下,优化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考核体系,缓解医院和医生的生存压力,不断激发医疗卫生队伍的内生动力,才能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第五,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构筑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战略体系,在重大疫情来临时能够及时进行物资和人员的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立法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贵州省大常委会副主任郭瑞民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努力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提高立法质效。

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机制。坚持规划先行。线上线下先后3轮征集意见建议,确定96件立法规划项目和31件年度立法计划项目,民生类分别占比32%和29%。坚持广聚民意。每一件法规草案都经网络公开征求意见,经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建议,经入库专家或知名学者咨询论证,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强化审议。法规案“不调研不上会”,建立文字专家审校制度,充分发挥法制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作用,把好立法“文字关”“、专业关”“、统一审议关”。

持续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平台。建好立法“直通车”。支持毕节市成功申报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升级扩容”至12个,辐射带动全省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18个。打好数据库建设“攻坚战”。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探索完善智能化应用,归集各级各类规范性文件,为公众打造全面、权威、便捷的查询平台。发挥好代表“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主体作用和有专业背景代表的特长优势,让立法体现民意、有效管用。

积极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实践。坚持问计于民。深入专业院校、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中“找办法”“、捋思路”,聚焦安全管理、生产控制、网络经营等问题,加快推进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坚持问需于民。成立工作专班,邀请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共同分析研判,在立法中明确监管部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加快物业管理条例修改进程。坚持问效于民。多方位倾听居家老人、孤寡老人、养老服务企业的呼声与诉求,打出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贵州省老年教育条例立法“组合拳”,用法治方式缓解老年群体的后顾之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和路径

熊昌娥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之一,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托起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公立医院发展质量和效益,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是解决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力支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获得人民认同。

第一,要站稳人民立场,从系统全局的高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是整个体系的高质量,不仅仅是单个医院的高质量。应注重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社会群体间协调以及与其他经济社会方面相协调,注重公立医院内部中西医之间、专科之间、软硬件之间的协调,注重融入城市大系统、民生大系统、社会经济大系统。

第二,要把握人民愿望,从技术质量与功能质量相结合的角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技术质量是对疾病诊断准确、治疗有效,重点在临床专科建设,是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刚性要求;功能质量是患者接受卫生服务的方式,是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软性要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技术质量与功能质量的结合。

第三,要尊重人民创造,将人才培养和激发人才活力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的质量提升,医疗质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都是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维度,高质量发展是各个维

 

 

度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过程,是整体质量的提升。

第四,要集中人民智慧,从整体韧性的角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公立医院要寻求多领域、多学科和多主体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人民智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性,提高在复杂经济形势下的经营能力,提高对人群全生命周期多维健康的服务水平。

第五,要获得人民认同,从供需双方满意的角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有效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医院系统内部卫生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监管部门、医保部门等的满意度不可忽视,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是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善他们的执业环境,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增强他们的执业活力,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10年来,我国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2012—2021年,公立医院门诊量22.89亿人次增长到32.71亿人次,增幅为42.90%;公立医院住院量由1.13亿人次增长到1.64亿人次,增幅为45.1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9亿人,精神疾病患者数为1.7亿人,残疾人口总数超8500万人[1]虽然近1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队伍不断扩大,2021年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646万人,相比于2012年,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增长50.95%,但是医院结构针对人口结构变化所作的调整相对缓慢,人口结构的改变对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挑战[2]。

近10

年来公立医院及其床位数量变化

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在

10

年间呈现下降态势。

2012—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数量从13384所减少至11804所,降幅为

11.81%。但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呈逐年增长趋势,10年间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增幅为40.85%。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020年的6.4张增长到2021年的6.7张,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比,2021年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超过美国(2.8张)、英国(2.3张),低于澳大利亚(7.0张)、德国(7.8张)和日本(12.6张)[3]。虽然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在全国医院总数中占比仅为32%,但是床位数占比为70%,承担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近10

年来公立医院资源配置比例变化

近10年来,我国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数量达到501.94万人,其中公立医院注册护士数为279.09万人,相比于2012年增长了约116.48万人,增幅约为71.64%。2012年我国的医护比和床护比为1∶0.95和1∶0.43,10年内医护比和床护比与期望差距逐渐缩小,在2021年扩大至1∶1.17和1∶0.53。然而表1数据显示,我国长期以来医护比倒置的情况在2014年得到扭转,而早在2012年,美国、加拿大、挪威、芬兰等国的医护比已经超过1∶4[4]。我国医护比和床护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2022》数据显示,2012—202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医护比估计为1∶6.0、1∶4.5、1∶4.8;床护比估计为1∶5.4、1∶4.3、1∶0.9[5]。近10年来,我国在不断缩小医护比和床护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2021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医护比要逐步达到1∶2左右。

近10

年来公立医院资源区域布局情况

2012—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亟待扩容。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可得,近10年来,东、中、西部地区优质的医疗资源均呈现增长趋势,以东、中、西部地区800张床位以上医院数为例,西部地区的增幅最大,高达135.84%,中部地区的增幅为128.44%,东部地区的增幅为75.63%。但从总数来看,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拥有大量三级医院数、800张床位以上医院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等优质的医疗资源,东部地区的医疗资源一直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排名第1位。近10年来,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呈现出增长态势,从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来看,农村近10年间增幅为51.91%,大于城市34.19%的增幅。从总数来看,公立医院主要分布在东部、城市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依然存在。

近10

年来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应以人为中心进行全生命周期照护,打通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每一环节。公立医院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是指从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的最后终止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6]。妇幼保健院数量由2012年的1857所增长至2021年的2169所,增幅为16.80%。从床位数来看,过去10年间妇幼保健院持续平稳增长,增幅为68.04%。公立医院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提供从妇幼保健到老年人颐养护理,10年间数量在不断增长,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深,老年人慢性病、老年病诊疗和康复护理需求不断增加。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近1.9亿人。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4685所。老龄化会增加慢性病负担,但是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还不能很好地融合。同时,我国生育政策在不断调整、优化,这对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是一个新的挑战,从近10年数据来看,妇幼保健院床位数逐年增长但是每年增幅不大,新生儿护理、产科、儿科床位不充足;高龄产妇以及产后恢复等方面需求不断提升,目前妇幼保健资源尚未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7]。

近10

年来其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情况

2012—2021年,我国公立中医医院和精神病医院呈现相似的发展趋势。从医院数量来看,中医医院从2012年的2318所增长到2021年的2347所,增幅为1.25%;精神病医院从592所增长到746所,增幅为26.01%。从床位数来看,中医医院远高于精神病医院,但从增幅来看稍逊于后者。中医医院床位数10年内增幅为69.72%,精神病医院的床位数增幅高达220.92%。同时,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也呈现出较为迅猛的发展趋势,中医医院近10年间从65.59万人增长到118.93万人(增幅为81.32%),精神病医院从11.08万人增长到27.28万人(增幅为146.21%)。总体来说,公立医院在其他卫生健康服务方面在不断增加供给,但不可否认的是,公立医院在其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和路径——熊昌娥等《中国医院管理》第43卷第4期(总第501期)2023年4月面,如医疗服务能力、资本积累、人才培养等,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和开展医疗耗材整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2017

年,公立医院全面破除“以药补医”,实施药品零差价,公立医院收

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8]。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价的根本点是为了缓解“看病贵”问题、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在降低人民群众的药物费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钟初雷等[9]通过分析实施药品零差价4年后医疗收费项目情况对比,得出药品零差价实施前后没有引起人民群众就医负担增加的结论。朱萍等[10]研究发现,实施药品零差价前后,老百姓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减少,医疗负担得到缓解,同时医务人员服务的价值得到提高。《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

—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人均药费从3026.7元降至2895.3元,降幅为4.34%。为进一步巩固药品零差价的成果,2018年实行药品带量采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利益和福利。公立医院从关注创收转变为关注有效控制成本,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医疗技术服务在医疗主体中的核心价值,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健康发展[11]。除了实施药品零差价外,还采取药品集中采购、带量采购、医疗保险价格谈判等措施,挤压药品利润,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同时,增加卫生技术服务费用,充分尊重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各类医疗耗材在就医过程中的过度使用,成为导致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重要因素之一[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2021年,医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台数从272.65万台增长至800.40万台,增幅达到193.56%。在医疗设备增长数庞大的情况下,国家通过阳光采购医疗耗材、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耗材使用情况纳入医院管理评价体系等多种措施限制医务人员过度检查、过度使用医用耗材,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加强医联体建设,解决群众

看病难

问题

随着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16〕75号)的出台,我国医联体建设进入高峰期,公立医院作为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在医联体整体建设中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与义务[13]。为了使人民群众均等地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使用效率,医联体建设要求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和路径——熊昌娥等《中国医院管理》第43卷第4期

(总第501期)2023年4月城市公立医院为主,构建紧密的城市医疗集团,内外兼容协同发展;县域内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打造医共体建设;开展跨区域的专科联盟建设,横向整合优势专科资源;注重远程医疗协作,纵向延伸满足人民特需医疗服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满足人民需求为最终目标,要在医联体建设上融合创新,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人人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体系[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以满足人民需求为核心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多维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健康的概念在不断更新,维度从原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扩展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人与环境和谐、道德等多维健康[15]。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需围绕人民健康的主要维度,健康的维度就是公立医院需要提供服务的维度,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这也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专科的划分越来越细,但是医务人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卫生学、伦理

学、哲学等学科与疾病的联系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全人群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公平、及时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中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医院整体布局中,加强公立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让人民能够享受高质量卫生服务,尤其要关注“一老一小”的卫生服务需求,针对人口变化及时调整卫生供给侧结构,增加老年医院、康复医院、

儿童医院或者公立医院老年科、儿童保健科等的卫生供给。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地改善人民就医体验。要不断改善群众

就医环境,在医院建筑设计、就医流程、后勤保障等软件、硬件方面不断完善。

提升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善于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高效沟通,增强化解医

疗风险的本领和解决医疗纠纷的能力。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坚守质量安全底线。要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医疗安全。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数在不断

改善,《

2021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为0.65%,二级公立综合医院总死亡率为0.49%。医疗质量是公立医院高质量评价的核心要素,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就是不

断提升群众就医效率。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保障医务人员权益。要始终将医务人员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不断解决医务人员职业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在帮助他们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关心医务工作者生活—工作冲突,帮助他们平衡工作—生活矛盾。通过不断改革培训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建立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安全、融洽的工作气氛,让医务工

作者工作安全、生活舒心,使公立医院成为医务人员成长进步的职业平台。

以尊重人民成果为动力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尊重医疗技术原始创新成果。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

 

 

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医疗技术原始创新。医疗器械、药物研发、信息技术、微创手术、人工智能等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科技支撑,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就医便捷性、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尊重医疗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医疗技术创新成果研发、发布、转化机制,使科技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尊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技术价值。我国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周期

长、成本高,能进入临床工作的医师至少要经过

8

年的学习,临床医师在专业技

术职务上每晋升

1

级,需要

5年时间。一个高级职称的临床医生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工作,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之外,还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本领,但是这些技术和本领的价值在目前的薪酬体系之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虽然政策规定取消药品加成之后的费用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但是《中

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2017

年公立医院总费用中人员经费占比为35.03%,2021

年公立医院总费用中人员经费占比为37.42%,实施药品零差价

4年

前后医院人员经费仅增长不到

2

个百分点,公立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经费的比例

依然增幅不大。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凝结着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推进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中医科、康复科为支撑的医院中医药体系建设,不断挖掘传统中医药在人群慢性病康复、急性传染病防治中的有效作用,向基层推

广适宜的中医技术。

以集中人民智慧为源泉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依靠群众、带领群众,将群众的创造力转化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卫生政策方针应顺应人民意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医学教育上,需培养什么样的人,首先要问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人,根据群众所需培养人才。在医疗资源布局时,要听到群众健康需求之声,人民需要怎样的医疗专科服务,公立医院就要提供相应的服

务供给。从人民视角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评价,改进公立医院评价维度。

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深入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立医院建设。

从公立医院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凝练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普遍规律,指导和解决医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激发创新与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三医联动、药品价格、人员薪酬、经营管理等难题,需要各个系统、各个部门、全社会协同,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推进公立医院协同治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激发人民的创新精神,在解决公立医院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凝聚人民力量,形成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奋勇

前进的生动局面。

以获得人民满意为目标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文化。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一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但对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内涵、具体评价尚缺乏深度的理论探索,在具体的临床实践工作中,社会、医院、医务人员的个

体认知和素质要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文化相适应。患者的需求包含生理、

心理、尊重等多维度、多层次,需要医务人员具备满足患者需求的复合能力,公立医院在医疗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中加强对满足患者需求的关注。另外,社会、政府需为公立医院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组织文化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任何一个组织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价值体系,良好的

社会价值体系让组织内部文化塑造事半功倍。

将人民满意度纳入医院评价指标体系。患者满意度在世界各国的医

院质量评价中都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2022年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已将患

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这

2

个满意度的评价是结果指

标,在数据获得的质量、准确性、数据运用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比如多

大程度上可以判断为高质量,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获得人民认同。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在不断变化,

公立医院相关的体制机制也应不断改革,近

10年来,公立医院一直在进行内部改革创新,一区多院模式、日间手术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预约诊疗、在线支付、远程医疗等服务模式创新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同。为了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公立医院不断加强医疗质量、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专科能力建设、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等。同时,政府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在药品耗材使用、医疗保险经费监管等方面力度空前,获得群众拥护。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的改革没有终点,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没有终点,应不断加强监管体系、管理机

 

 

制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卫生健康需求,不断获得人民认同。

 

 

坚持以民为保障人当家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淮南人大生动实践朱庆磊

(2023年7月17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使命担当,着力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不断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和有效路径,为推动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把牢正确方向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的领导是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针对五年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年度工作要点等重要工作和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作用,加强对常委会工作的统揽协调,确保人大工作与市委要求步调一致,做到市委工作的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制度保障层面,以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协助市委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提供制度性安排;在运行机制层面,聚焦常委会及机关制度机制建设,梳理、整合、修订各类制度31项,使人大的工作过程、议事程序更加体现广泛的民主性和代表性。

二、强化责任担当,在依法高效履职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具体现实地体现到依法履职全过程和各方面,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在立法、监督等工作中广泛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精选履职议题,顺应群众意愿。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在制定年度立法计划、

 

 

监督计划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利用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推动人大工作与民意民愿同频共振,努力做到人民群众诉求在哪里、人大履职就朝哪里聚焦,人民群众关注什么、人大履职就朝什么方向发力。

坚持立法为民,回应群众关切。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促进民生改善,积极开展“小切口”立法,先后制定养犬管理条例、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拓宽开门立法渠道,依托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21名专家组建的立法咨询专家库,采取座谈会、论证会等多种方式,在法规立项、调研、起草、审议、实施等各环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使立法更好体现民意、集中民智。2018年以来,先后围绕12件法规草案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670余条,其中28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制定出台的《淮南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被评为我市2022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突出监督实效,增进群众福祉。2018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围绕环境保护、粮食安全、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等开展视察调研460余次,开展执法检查14次,听取民生领域工作报告23项,注重在方案制定、人员组成、调研方式、报告起草等各环节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22年,在全省较早制定《关于加强监督司法工作的暂行办法》,推动司法监督工作“脱虚向实”。聚焦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跟踪监督,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满意度测评暂行办法》,提高了相关单位审计整改落实力度,《以评促改,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信息于2023年2月被中国人大网采用。

三、密切联系群众,在发挥代表作用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五推进五提升”为抓手,创新开展并深化“代表工作提升年”活动,使代表作用发挥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提高代表能力素质。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以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题培训为主要模式的集中轮训体系,先后举办了市人大代表初任培训班、代表小组组长培训班等,同时利用代表履职通APP,创新开展代表线上学习活动,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本届以来,累计培训各级人大代表和基层人大干部580余人次。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市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双联系”机制,组织各级人

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推荐代表担任市监委首届特约监督员、市委组织部干部

 

 

任用工作监督员等;不断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本届以来,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76人次,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380余人次。

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管理暂行办法》,为加强代表覆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推动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设,议案建议办理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建成使用,实现议案建议网上交办、答复和测评。从2022年4月开始,扎实开展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收集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共6.7万余件,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改善。完善代表议案建议督办机制,组织开展办理情况“回头看”,不断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高新时代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提供坚实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妇联履职服务中心大局

省妇联组书记、主席陈健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党对妇联工作的领导,服务中心大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妇联工作的根本落脚点。省妇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牢“调查研究、大抓基层、面向妇女”三个基本点,推动妇联工作提质增效,以妇联履职的新成效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一、深入调研重实践,一线转作风促发展

践行党的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实检视问题中实现新发展。一是坚持以调研破题。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妇女群众所想所思所盼,深入开展“走基层、访妇情、听民意、寻实策、解难题、谋创新”行动。2021年,省政府妇儿工委办、省委农办、省委组织部、省妇联共同印发《逐步消除全省乡村“重男轻女”现象八条措施》,为了解落实情况,省妇联党组成员深入镇村,同基层妇联干部、村(居)委会书记、妇女代表面对面了解各地在处理妇女土地征收补偿、宅基地使用、外嫁女土地权益问题上的做法及遇到的难点堵点,并从经济权益保护层面剖析农村“重男轻女”问题,把对策提实。在开展主题教育期间,省妇联党组确定“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护苗专项行动家庭防护现状”等4个调研重点,坚持“沉下去”,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题调研30余次,形成调研成果转化对策举措35项,精准解决问题。二是细照深查抓整改。将检视整改与落实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相融合,对照党中央提出的突出问题和省委提出的重点问题,深入查摆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等方面问题,建立督查督导机制,通过听取基层妇联党组专题汇报,深入直属事业单位、妇联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等征求意见建议,带动党员干部直面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制定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方向,将一项项“问题清单”转化为“成绩清单”,推动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三是突出转作风提效能。深化“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抓实《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学习贯彻,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辅导讲座、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教授专题讲、“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形式,推动以学增智转化为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实施培养城乡社区妇联“法律明白人”三年行动及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选派

 

 

干部到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点等一线岗位锻炼,提振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唯旗是夺的精气神,引导妇联干部走好群众路线,当好贴心“娘家人”。

二、深化改革创新,赋能基层组织提质增效

深耕基层是党的优良传统,对妇联组织来说,提升组织覆盖,确保组织体系贯通有力,是抓住基层组织高质量履职的“牛鼻子”。针对基层妇联阵地覆盖不全,基层妇联干部、执委履职能力有待提高,工作理念存在惯性思维等难题,积极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改革破难之路。出台《关于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的意见》,推动基层组织和工作更加有形有效有感。一是抓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妇联系统有效组网。近年来,通过深化妇联改革,全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妇联组织建设全覆盖,在“两新”组织和“四新”领域建立350个妇联组织,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网络妇联成为妇女群众身边“娘家”。7月20日,三园区CBD妇女之家正式成立,为妇女工作拓展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抓基层阵地建设,实现妇女工作深入可及。推动“妇女之家”“儿童之家”与基层党建、未成年人保护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农家书屋等阵地有机融合,创建基层妇女之家3119个,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点36个,家庭教育亲子体验基地20个,实现服务妇女儿童“零”距离。三是抓基层队伍建设,实现妇女服务广泛辐射。对执委履职开展年度评议,全省近万名执委成为基层可依靠的重要力量。用好各类先进妇女典型,构建“妇联主席+妇联执委+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女能人+巾帼志愿者”服务体系,常态化下沉开展重点人群走访等工作,使更多的妇女群众能找到妇联组织、参与妇联活动、得到妇联服务。

三、精准服务建新功,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促进男女平等、发挥妇女在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全省妇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强化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始终把联系和服务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努力诠释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是担当政治责任。加强妇女政治思想引领,在全省打造巾帼宣讲团队伍600多支,共2万余人,探索讲好网上“大思政课”,创新巾帼好网民主题活动,放大网上妇联“好声音”。深化“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培树宣传优秀妇女典型,通过理论阐释、故事宣讲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把妇女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是围绕中心抓服务。聚焦平安海南建设。深化“建设法治海南·巾帼在行动”,发布海南省首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十大案例,培育“妈妈训教团”“天涯巾帼律师宣传团”“家庭教育讲师团”等志愿队伍,打造“椰姐姐说法”品牌,开展“椰姐姐”说法大篷车进社区、进乡村,评选“最美法律明白人”活动,引领妇女增强法治意识。

聚焦加快完善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联合省检察院探讨外嫁女权益保护问题,联合省委组织部等部门研究出台《关于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培训进党校(行政学院)的实施意见》;牵头全省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家庭防护”行动,统筹指导落实单亲、离异家庭未成年人包保帮扶工作;协同省委政法委等部门实施《合力推进婚姻家庭预防化解工作机制若干意见》,推动妇女儿童侵权隐患和线索在市县域社会治理网络平台中高效运转、闭环处置;100%市县(区)建立婚调委,乡镇(街道)建立婚调室,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坚定扛起维护妇女权益的责任担当。

聚焦做好“家”字文章。近年来,全省妇联积极作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寻找“最美家庭”、推荐“文明家庭”、创建“绿色家庭”“美丽庭院”等活动深入人心。弘扬新时代好家风不断创优,与省纪委监委联合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宣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建立好家风,以好家风带动民风、促进党风。家庭教育工作扎实开展,牵头11部门实施《海南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监护。今年上半年,全省制发“督促监护令”1970份,进行亲职教育1677次,有效将家庭社会教化功能扩展到基层社会治理。畅通信、访、网、电等群众诉求渠道,加强信访和“12338+12345”妇女热线服务。近年来,受理有效办件797件,服务满意率达100%,在解决妇女群众急难愁盼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成效。

聚焦服务海南高质量发展。

深化巾帼建新功系列活动,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巾帼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计划”,打造“陪伴成长”巾帼创业、“海南阿姨”品牌项目,培育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电商、劳动主播基地,选树“最美家政人”,持续举办海南自贸港女性创业大赛,推出“1+9+1”创新创业就业配套服务、“巾帼自贸贷”企业发展纾困解难项目,带动上百万妇女创新创业发展。

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动员巾帼力量参与“六水共治”,开展“妈

 

 

妈环保团”禁塑和垃圾分类系列主题活动,推行乡村治理巾帼行动积分制,引导广大妇女参与农村整治,建设美好家园。

聚焦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联动挖掘资源潜能,写好琼港澳台合作文章,联合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女留学生看海南自贸港新变化”主题活动。加强同香港妇女组织与海南同乡会交流,省妇联党组班子成员带队到香港职业训练局和香港小童群益会等妇女儿童工作一线开展调研学习,与香港文昌同乡会进行座谈交流,宣传海南发展,抬高标杆、提升境界,努力把发展成果转化为争取人心的实效。

三是积极回应妇女家庭关切。推动“两癌”免费检查与救助扩面,实施同舟工程·救急难(2021—2025年)行动,城乡低收入妇女“女性安康险”“春蕾计划”“母亲邮包”、关爱儿童“微心愿”等项目,撬动资金千万元,帮助陷入困境的妇女儿童。汇聚社会爱心资源定期开展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妇女儿童家庭的心坎上。

新征程新作为,省妇联将以召开省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为新起点,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以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的具体工作中,以新气象新作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妇女事业新发展,书写妇联高质量履职新答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执政软实力

赵殷、魏继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P12)14亿中国各族人民的理想是希望国家繁荣富强、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人民和共产党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擘画和构筑的是凝心聚力的最大同心圆,只有守住人民的心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本文试图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学理性分析,进而探析“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执政软实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的建设途径。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的要素与思想基础

“软实力”概念由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于国家战略层面而提出,是指“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2](P7)。硬实力为软实力的塑造和形成提供决定性力量,而软实力作为一种无形的观念性价值资源,会对硬实力的持续积累起着反作用的效果。从政治权力运行角度来看,软、硬实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虽然作用不尽相同,但两者相互依存、联系密切,是有效维护执政权力体系不可或缺的两股力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在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浪潮之下,软实力被世界各国置于日益突出的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软实力具有隐形的价值力量和潜在的“马太效应”,其在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能更容易带来吸引力和认同感,能够为执政党带来更多民众的支持与自觉认同。从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国家治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国家治理的软、硬实力即共产党执政的软、硬实力。中国共产党执政硬实力是通过对国家资源与政权的控制而形成对社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是通过意识形态、政治理念和政党形象等对社会产生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与“逆全球化”的争辩、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博弈、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抬头,以及网络赋权带来的“后真相”政治传播时代,为政治价值的传播和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也为执政软实力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网络空间挑起意识形态对立的“新冷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下,借助其全球媒体资源和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在新冠病毒溯源、华为5G、香港、新疆等话题上无下限地炒作操纵议题,故意污蔑丑化中国共产党形象,损害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以期达到其遏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为此,在全球政治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碎片化,以及政治传播步入“后真相”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执政软实力的建设议题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它经历了革命模式向执政模式、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的三次转型才达到今天如此成熟的程度。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的结构要素是与时俱进、动态变化的,包括制度力、政治力、文化力、形象力、话语力、外交力六个要素。

制度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的最为基础性力量,决定着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在国内表现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或共同认可的模式,在国外表现为国家道路或模式的优劣和强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尝试、不断摸索、多次改革而形成的,其优势和先进性已在全世界得以充分显现并得到世界各国政党的高度认同和借鉴学习。政治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观念获得民众支持和认同而形成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会成为一种社会动员的重要工具,也会成为一种赢得广大群众支持的信任基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赢得民心就是赢得了政治。文化力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文化土壤和它代表的先进文化方向,马克思主义启蒙了中国民众并完成了改造中国“国民性”落后文化面貌的任务,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形象力是党的领袖和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以及党所取得的成就而形成的榜样性力量,这种力量对内体现为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体现为感染力和吸引力,党的形象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话语力是影响社会舆论、引导民众思想、主导国际事务、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能力,对内体现为理论阐释能力,对外体现为故事传播能力。外交力是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交往的能力,这种交往是双向互动的,可以以语言和行为显性体现,

 

 

也可以以心理和斗争隐性较量,硬实力和软实力要素会综合交织形成交往中的底气和自信,目的是赢得对方的认同、赞成、拥护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和强大外交力。以上六种要素中,制度力、政治力、文化力和形象力可归属为一个层面,多以静态形式存在;话语力和外交力可归属为另一个层面,多以动态形式呈现。制度力是国家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的体现,因此在六种要素中最为重要和根本,对其他五个要素起着决定性和支配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余年来,不断升华执政理念,持续完善执政方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执政之路,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如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来自“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确立和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来自各个时期路线方针政策的严格执行,来自国家战略和规划的有序实施。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具有强大无比力量和统摄全局的能力,持续发展会形成一种公信力并转化为一种政治信任,进而得到人民的极大拥护和有力支持。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依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同其他学说的本质区别,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历史实践层面,正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软实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其他学说的根本区别所在。人民群众(或称人民)概念所要表达的,不是人生之为人的自然生物类别,而是一种政治范畴。人民在本质上是社会个体的复数形式,它有别于孤立的个人,它是必须通过特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政治性的人民。当作为复数的社会个体因为共同的理想、投身共同的事业而聚集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时,这种超越个人意志的集体认同和集体意识,已经超越了社会个体的本质,进而上升为人民的意志。这个复数的人,才能转化为人民。

人民概念不同于生物意义上累加的自然人群,更不同于西方政治经济研究领域的“经济人”“理性人”和“公民”的概念,它同时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中国“民本主义”传统的局限[4]。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认识论看来,

 

 

人的本质总是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相关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把握人的本质必须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相结合。以自利为核心要素的“经济人”和以理性为全部要素的“理性人”只是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的呈现的专有特征,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而人之所以为人,应当还有超越之的更高价值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社会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在这个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将人民看作是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实践主体,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对人的本质加以把握,并将人民视为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视为改造世界的根本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治国理政方针政策,明确指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的那段著名的话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最为经典的阐述,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422)。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这个“联合体”的形式也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它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P239)。要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需要我们的社会形式从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价值追求层面为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全体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时,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将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期。

从现实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前提下,不断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一百年的重要时刻,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脱贫攻坚伟大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难以想象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追求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其核心思想和宗旨就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执政理念是政党施政纲领的灵魂,是决定政党或候选人吸引力的核心因素,这种吸引力受到“利益与价值”两种来源的影响。如果政党所制定的施政纲领或路线政策是为某个群体或集团积极谋求利益,并且完全契合这个群体或集团的价值观,那么它将获得这个群体或集团的拥戴,并将达到以利益换取权力的目标,同样也可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权力。这一执政原理和规律通用于世界各国政党,只不过在多党制的西方国家里,政党或候选人由于立场不同,其利益与价值指向的群体或集团不同,因此它获得的支持通常是局部的,依赖权力所形成的软实力也是短暂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则不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100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历程矢志不渝、贯穿始终,已积淀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成熟经验,并转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坚韧持久的执政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6]这一点从中国共产党70多年的执政史中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以来的执政史从头至尾书写着两个大大的字——“人民”。“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核心主体,是改革成果的最大和最终受益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观的最凝练表达,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软实力。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清晰可见永恒不变的“人民立场”和时代内涵的演变路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多次会议报告和文章阐释人民与革命、人民与建设、人民与党的关系,其思想逐渐成熟,影响日益扩大,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的“以是否合乎人民意愿为一切工作标准”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标准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江泽民的“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将“对人民是否有利”作为坚持和反对的分界线,胡锦涛的“以人民为国之根本”阐释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思想,高度凝练了“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复兴时期,习近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熔铸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伟大实践之中,依靠人民推动并形成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使这种理念成为一种软实力资

 

 

源,并最终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执政软实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联系微信rcjubi9,如强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强调“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2020年初百年不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做出的每个决策、发出的每一个号令、采取的每一项措施,无不是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发,无不是基于人民利益和人民生活考虑。

三、提升党的执政软实力必须持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软实力的核心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8]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来看,党的执政软实力建设是伴随“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逐渐深化而得以巩固和夯实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党执政的最大软实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最成功经验。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内外各种矛盾交织的复杂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需要与时俱进地持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最终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为此,应在党执政的“制度力”“政治力”“形象力”和“话语力”等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软实力。

第一,要贯彻人民是新发展理念的主体,夯实党的执政制度力。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出“新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取向。新发展理念的主体是人民,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性。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要围绕广大劳动人民通过培育创新改革动能、提供协调促进力量、注入绿色发展因素、增强内驱开放动力和推进共享共赢理念等层面建立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使制度优势成为党执政的重要软实力。一切以“人民发展”和“人民受益”为标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9],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制度力”。

第二,要坚定不移地站稳人民立场,筑牢党的执政政治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最生动、最深刻的本质特征。”[10]人民立场是党性的具体体现,是党

 

 

的执政软实力的政治基础和生存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立场是合目的性的,是价值取向合一的,二者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中的优秀分子所构成的先进队伍,集中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包含了党的领导与人民立场的有机统一,决策中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倾听人民心声,又要坚决维护集中统一领导,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党的领导和党性原则下,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表面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切入点是人民立场,实际上落脚点是政治立场和政治站位,它决定着党的执政方向和发展命脉。只有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筑牢党的执政“政治力”,才能在新时代确保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价值根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要传承与传播代表人民利益的先进文化,巩固党的执政文化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创作人民满意的文化艺术作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传承与传播的文化一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一定是属于和服务人民的。首先要传承好五千年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得以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如“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止于至善”的理想追求、

“德法兼行”的治国谋略、“礼义廉耻”的人格修养、“天下为公”的爱国思想等。其次要传播展示好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把握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所在,如长城、黄河、故宫、京剧、中医、兵马俑、书法、武术、汉服、园林等。最后要努力创作能够引起人民共鸣和共情、与时代同步、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面貌的人民满意作品,如建党百年红色剧目《觉醒年代》《大决战》《跨过鸭绿江》《大江大河2》等,如扫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突围》《扫黑风暴》《巡视利剑》《巡回检察组》等,如反映抗美援朝的影片《长津湖》《金钢川》《长空雄鹰》《上甘岭》等,如反映中国勇于担当维护世界和平的影片《战狼2》《红海行动》《蓝色防线》《中国蓝盔》等。这些主旋律影片或表现为追求真理、燃烧理想,或表现为创业奋斗、推动改革,或表现为维护和平、毅然出兵,或表现为高悬利剑、直指腐败。这些优秀作品是百年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缩影,也是百年中国共

 

 

产党得民心、顺民意、持续执政的强大基石。第四,要咬定人民的中国梦不放松,提升党的执政形象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此描绘为“中国梦”。“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民的幸福梦,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这一伟大梦想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立场,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理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出发点是为了人民,依靠力量是人民,落脚点是实现共享、造福人民。”[11](P235)站在历史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就是“追梦”和“圆梦”的过程,从国家独立之梦到实现四化之梦,从解决温饱之梦到迈入小康之梦,从国家富强之梦到民族振兴之梦,党的伟大光辉形象随着追梦和圆梦的进程逐渐清晰而高大起来,牢固扎根于人民心中。从历时性和实践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在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的过程,体现为用党的执政“形象力”来提升党的执政软实力。为此,需要进一步在实现民族复兴梦的社会实践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提升党的执政“形象力”,进而更好积累党的执政软实力。

第五,要通过强化理论阐释引导民众思想,构建党的执政话语力。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话语体系)应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要求,要不断通过提升阐释能力来创新理论和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要得到科学准确阐释,必须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必须紧扣党的执政实践、研究并提炼出党的执政经验与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平实、质朴、生动、贴近人民群众的大众化亲切话语特征和风格,建构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交、党建、价值观念等八个方面的执政话语创新”。

政治话语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经济话语如“一带一路”、五大发展理念等,文化话语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民生话语如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美好生活等,生态话语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理论话语如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等,外交话语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等,党建话语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从严治党”等,核心

 

 

价值观话语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各方面话语架构起来,形成了学术话语、制度话语和治理话语的逻辑体系,这三个层次话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话语,这三个方面核心话语的创新表达,将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到推进,执政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第六,要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增强党的执政外交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就国内而言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践行,而构建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面向世界范围的延伸和拓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提出“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价值理念,把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作为中国的责任与使命[13],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增强党的执政软实力。一是将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统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大目标有机统一,致力于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新秩序、实现世界合作共赢努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议事能力和国际话语权。二是推进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倡导多边主义,追求互利共赢,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守望相助。三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营造稳定和谐发展氛围。四是推进国家主场外交,积极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上海亚信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高规格、高水平、有影响力的主场外交品牌活动,争取话语权和主动权。五是推进并参与全球治理,比如积极提出网络治理、消除贫困、疫情防控等行动倡议以解决国际问题,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人权提升、地区和平安全维护、联合国改革等国际事务,让周边国家搭上中国的顺风车,让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对接,提升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率和影响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文/中共宜市委刘克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强调的关键所在,表明了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推进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人民所认同、所喜爱、所拥有的立场理论。在将“人民至上”转化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过程中,还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所有思想行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都要明确这一核心立场导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一)明确人民史观、群众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其主要囊括了人民史观、群众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三大史观,它们都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唯物主义思想,因此更加适用于如今的时代发展。这一先进思想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因此也需要思考历史中最为真实的动力源泉内容,思考阶级产生变化的动机,再充分结合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能力分析精神财富创造情况,结合相关认知与信念内容分析出有价值的结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源自人民,其根本核心也是造福人民,因此在分析其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分析人民实际立场。真正做到为人民、依靠人民和造福人民。分析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容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要的指导对象,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发展之路。

从某种程度来讲,需要结合三大史观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内容,对人民性正确理解内容进行分析,由此发动群众、团结人民参与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进程中。

(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夯实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要在新时代把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夯实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大量拥有救亡图存精神的新中国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他们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追求新中国建设,为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作出了伟大贡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大量有识之士奉献一生。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建成的伟大组织,特别是在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共产党也希望一举改变中国革命固有面貌,在与马克思主义充分结合后,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意义不断发展,

 

 

始终坚持初心,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实际上,社会主义的实现无法离开人民本身,这体现在各个方面。结合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内容可以明确,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方向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人民,所有国家建设支持都源自人民,所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也是至高无上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应该紧紧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中国人民群众来设计相关发展机制,为全民族所有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2]。

(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人民创造精神发挥。特别要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人民的主导地位,为人民谋取福祉,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将评价的资格交给人民。这需要了解到人民的现实诉求,思考人民的想法,要着重考虑人民的心愿,将人民期盼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

要想真正的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满足其对于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与未来憧憬。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解决存在于人民群众中的某些主要矛盾,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而努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新中国的关键就在于发展依赖于人民、相信人民,建设具有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必须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思考人民共享机制建设过程,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当然,也需要逐步解决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公平分享经济内容,优化社会发展成果,满足胜利实现脱贫攻坚的有价值目标,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思考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内容[3]。对此,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创造小康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主要基于共同富裕成果来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任务以及目标。要妥善分析人民共享的内容,并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思考人民拥护结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要求人民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好的鉴定人与见证人。在这里,对于人品评判标准展开分析,做出有效评判内容是必要的。在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程中,群众观点与人民利益就是最为重要的。而在建设群众标准与群众路线过程中,必须确保做到人民群众路线建设相辅相成。

二、坚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即坚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导向内容,从内容上看,主要是表现出了人民史观以及群众史观的价值内容,要将工

 

 

作落实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因此必须始终体现人民立场以及群众观点,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根本与原则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坚持以人民为的中心研究导向,将诸多哲学社会科学内容纳入人民群众思想建设行为中,明确研究导向相关问题。需要结合人民情怀分析人民立场,推行研究人民发展机制,为人民着想,鼓励人民能够为社会主义发展建言献策。因此学术的研究必须要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为了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断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再对其关联性展开研讨,确保人民利益最大化。

在结合哲学社会科学内容展开分析,思考其中相关利益的过程中,也需要坚持服务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建立“价值中立”发展机制。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问题,保证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张有原则的和平机制有效建设过程,它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避免了投机取巧问题的发生。在分析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过程中,要去关注人民所盼望的问题,多观察社会,持续推进社会问题的研究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还能够持续推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想稳健展开相关工作,就需要基于人民群众来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内容,避免其发展过程成为无源之水。要夯实根基内容,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做好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围绕群众利益最紧密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要能与人民站在一起,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充分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以实际为切入点,坚定信念,完善工作,并不断建立社会认知机制。在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析科学实际内容过程中,需要保证多点内容研究到位,保证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要机制,在研究导向上要以人民为中心,帮助人民解决问题,增进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表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其问题导向一定要与人民充分结合,应当更加关注人民的诉求和想法,还要深层次分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了解其中的关键理论与现实问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思考相关国情、党情与民情内容,思考战略性与前瞻性变化,对于如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要做到客观分析,并按照实际的历史趋势来展开相关研究,提出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办法。

当然,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也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相关要求,在社

 

 

会发展变革中深度挖掘全新材料与问题,提出全新观点。结合当前事件中心来分析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状况,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后,进一步完善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内容,之后结合战略性问题中心内容来思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紧紧围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充分结合后,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并实现中国梦的复兴[7]。

充分考虑人民的期盼,与实际相结合,明确自身的发展,着重考虑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并思考具体个人利益与眼前利益,思考整体利益问题。因此,研究工作者必须能够始终坚持,保证社会利益矛盾被有效化解,思考利益的正当诉求内容。而在如今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群众也要充当好监管者的身份,在具体的把握上必须要结合相关操作过程来分析,做好科学研究成果解读过程,确保获得人民长久的支持与认同。

在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将更多应用社会科学内容融入进来,打造出有着高智能化水平的智库高地,持续推进发展之路,搭建研究成果转化平台,并持续建立成果购买机制,确保优化供给侧能够落实,还需要保证科学规划工作实施到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思想理念必须清晰明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中心发展机制,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来进一步完善发展,并不断地优化、完善发展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以人民为主的核心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方方面面,不断地为人民谋取福祉,增进人民幸福,确保治国理政工作实施到位,为人民在社会中生产生活发展创造更多利益与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幸福和美垦区

广东省垦集团公司(农总局)王元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有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论述。论述包含了十个方面的内容,贯穿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东垦区社会事业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任务,以“社区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三大领域为重点办民生实事,建设幸福和美垦区,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跨国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提供有力支撑。

一、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经属地人民政府批准,广东垦区累计设置59家社区居民委员会、31家村民委员会、90个村(居)社区委员会,其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基本纳入属地财政保障。通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推进和美幸福垦区建设。

一)逐步补上农场基础设施短板。近年来,垦区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和企业自筹配套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垦区农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截至2022年底,垦区51个场部居民点和822个生产队居民点生活垃圾已经全部纳入属地收集转运体系,26个场部居民点和89个生产队居民点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16个场部居民点和30个生产队居民点生活供水纳入属地供水管网。由于农场点多、线长、面广,中央财政补助标准偏低,加上农垦企业自筹能力有限,农场人居环境整治仍存在不少短板,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广东农垦将坚持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结合垦区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在污水治理、安全饮水、垃圾收集、交通道路等领域,逐步补齐农场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改善农场生产生活条件。

二)提升农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根据农场实际,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职工文体中心、商业站点等建设,健全“一站式”服务大厅,加强社区人员业务培训,规范社区治理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努力把农场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与时俱进、文明祥和的“文化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生活共同体”。

(三)务实有序推进美丽农场建设。按照不大拆大建、不建大广场、不新

 

 

建楼堂馆所、不修高标准道路、不移植大树、不建高标准运动场、不修“摆设”设施的“七个不”原则以及“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先后顺序,完善农场基础设施,推进美丽农场建设。注重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入手,传承好农垦人的优良传统,保持农垦人的鲜明底色。本着节约、因地制宜原则,每年打造3-4个有文化传承、有地域特色、有农垦特点、能够复制的美丽农场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推进医疗、康养产业稳步发展

垦区现有医疗机构45家,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共4家,一级医院3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卫生防疫站)2家,另有3家医院附设老人院。2022年医疗系统实现总收入18.5亿元,业务收入16.8亿元,保持了稳定增长。

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以来,我们将医疗卫生健康资源从国有农场剥离,统一归口到医疗集团(医联体)管理。以龙头医院为核心,分别在湛江、茂名组建了紧密型医疗集团,在阳江组建了医联体,初步构建起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机制。下一步:一是加快完成广东燕岭医院医疗技术全面托管工作,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继续扶持中心医院发展,发挥中心医院在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突出专科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肿瘤专科、康养专科、精神专科。其中,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专科跻身全国50强,被誉为“粤西治癌第一家”;16家农场基层医院开设养老院或老年病科,全垦区现有康养床位突破800张;省精神卫生中心唯一分中心落户广垦湛江医疗健康有限公司,精神专科床位突破4000张。接下来:一是把握国家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机遇,推动农场养老、医疗机构提质升级。2023年争取地方财政投入2000万元,在湛江垦区农场医院建设一批医养结合型的养老床位,进一步改善农场医院基础设施条件。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场医院布局。对长期经营状况较差的农场医院,考虑予以重组整合。

三、创新职业教育、农工培训与产业协同发展方式

(一职业教育坚持为农垦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垦区现有4所职业院校。随着垦区职业教育财政支持加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接下来,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高职办学专业方向,适当缩减和稳定

 

 

二)农工培训坚持与垦区产业协同发展。垦区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资金每年700万元,每年举办培训班约30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聚焦新老胶工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及橡胶、南药、医疗、特色农业等产业技术培训等内容,在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垦区高素质农工人才队伍,提升农场从业人员的生产经营能力,服务农垦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继续创新培训方式,结合农垦产业、人才发展实际,探索开展中短期委托、代培模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8篇)2023年以人民为中心素材汇编(主题教育、坚持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抖音号:党务小助手,原创版权,盗版追究法律责任】

链接地址:http://www.cailiaozhush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513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